媽咪在自然生產前都會先做一項陰道的檢查,如果出現有乙型鏈球菌或念珠菌感染的狀況,醫生會先行用抗生素或藥物來治療。降低嬰兒出生時被感染的風險。
一、陰道念珠菌感染
陰道念珠菌感染是屬於陰道炎最為常見的。念珠菌引起的陰道炎就是黴菌性感染。除了陰道內的感染之外,外陰部有時也會遭受到感染而產生搔癢、刺痛等的症狀。一般來說,人體的細菌與念珠菌能正常的共存於女性陰道內,保持一種平衡共生的狀態。當此狀態改變,例如:免疫力下降、陰道周圍溫度和濕度增加,糖尿病控制不當,使得酵母菌繁殖增加時,就非常容易引起感染。
二、什麼是鵝口瘡?
鵝口瘡為嬰幼兒常見的口腔內病症,是指白色念珠菌在口腔黏膜所引起疾病,並且好發於六個月內的寶寶。通常發生在口腔不清潔、營養不良免疫力較弱的寶寶,也有可能發生在體弱的成人中。
引起疾病的原因:
1.母親本身陰道就有念珠菌(黴菌)感染,嬰兒出生時,接觸到母親分泌物而感染。
2.奶瓶奶嘴沒有消毒乾淨或母親乳頭未清潔
3.接觸到感染念珠菌的食物、衣物與玩具等
三、如何區分奶垢與鵝口瘡
初期發現,看似奶垢卻又擦不掉,就要懷疑是不是鵝口瘡。奶垢通常在使用沾過水的紗布,或棉花棒輕輕的擦拭是可以清潔乾淨;但鵝口瘡卻很難擦掉,且用力擦時還可能會出現流血的情況。
在嬰幼兒口腔內側與舌頭上顎可發現白色凝塊的瘡斑,周圍繞有微赤色的紅暈。
臨床上嬰幼兒可能出現躁動不安、胃口不佳,甚至拒絕進食,不加以治療,病兆可能擴散蔓延至全身。
四、媽咪該如何照顧
1.餵奶前,先以肥皂洗手消毒
2.親餵母乳前先清潔乳頭、乳暈,媽媽內衣盡量保持乾淨與乾燥。
3.奶瓶與奶嘴於沸水中煮至20分鐘以上,並且烘乾。
4.每次餵奶後,應幫寶寶做口腔清潔,清除口腔內所殘留的奶渣。
5.親餵母奶的媽媽,需要寶寶做同步的治療,避免互相再次感染。
6.治療的藥物Mycostatin (Nystatin),建議完成一個療程,請勿自行停藥。
貼心小提醒:如果醫院僅開藥給寶寶擦,親餵的媽媽也可以使用此藥物擦在乳頭、乳暈上,同步治療喔!!或是回診婦產科,請醫生診斷開藥。
👸愛月嫂心您與寶寶的健康👶